韵母字表 - 按韵母分组的通用汉字 | /cn/kids/2022/02/finals/ #228
Replies: 22 comments 3 replies
-
那个汉字频度表的数据来源我打不开,所以要瞎写一些没有依据的发言:这个频度和我印象中很不一样,好多颜色深的高频字都不认识啊喂。 而且看的过程中莫名其妙觉得很好笑,虽然我也说不清楚笑点在哪里。比如看到o那里 我-万-没 三个字连在一起,会自动填补成“我万万没想到”。原来“佛”这个字居然有两个读音。 我想到一个馊主意,你要不要只用拟声词或语气助词写个诗词撒的,写出来一定会是全世界最特别的。 嗷,对了,美帝那边应该也开春了吧,老农民是不是又可以去开垦菜园子了。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数据来源我重新传一下:汉字频度表统计.pdf 颜色深的只是代表第三声,略浅一点的灰色是第四声,背景色不代表频度高(字的顺序是按频度从高到低排列的,也就是越靠后的字越生僻)。图例里的五个啊啊啊啊啊展示了五个声调的样式,这里也是我费了不少脑细胞感觉还是很不满意的地方。无样式表示轻声,第一声是黑框,第二声是黑虚框,第三声是深色背景,第四声是浅色背景,这样白色背景是平声,黑灰 频度字表我找到过几个版本。比如这个: # 6763 常用字频度排序:http://www.doczj.com/doc/2f0b0613a45177232f60a29f.html
res = ''
for (i in 1:12) {
u = if (i == 1) '' else paste0('-', i)
u = sprintf('http://www.doczj.com/doc/2f0b0613a45177232f60a29f%s.html', u)
x = xml2::read_html(u)
p = xml2::xml_find_first(x, './/div[@id="contents"]/p')
res = paste0(res, xml2::xml_text(p))
} 我甚至还尝试过把全宋词的用字频度统计一下( res = read.csv('SongPoem.csv')
chars = strsplit(gsub('[,。!?、]', '', res$Sentence), '')
freqs = sort(table(unlist(chars)), decreasing = TRUE) 我也不知道用哪个频度表更合适。感觉关系也不是太大,大同小异。可能用宋词的频度表更适合写词,不过我担心那样会暗暗引导我写得太俗套、把栏杆倚烂,所以还是用现代汉语的频度表吧,好保留一点我的思考主动性。 只用拟声词或语气词,这听起来是个好主意,但感觉写出来会是一篇微小说。明天是美国的总统日,我们公司放假,我来琢磨一下。话说你是千里眼还是透视眼还是什么时候我提过,我去年年更博之后的第四个蛋就是主打语气词的。 我们这里是苦寒之地,没这么早开春。可能还得等两个月才能开始种菜。你可能万万没想到,下周我们这儿又是暴冷的天气,还要下雪。关于此事,有词为证:众里寻他零下二十度;蓦然回首,那人却被,秋裤封印住!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yihui 出个馊主意,你应该知道任坤大神写的formattable包,里面在表格里面引入了条形图。所以,也可以类似地,一个汉字格子的背景色被全部填充满就是最高频度,只填充了一半就是一般频度。 另,上上楼的馊主意我记不清以前你有没有提过了。因为没看到你的回复之前我是觉得没有,但是看了以后我又记忆错乱了。类似于去年,你说你在一个帖子里见列弛提过百年孤独的开头但是后来又删了,于是我的记忆也变成我见过了。即使后来你把你的记忆修正了,我也还是觉得我见过。 以前见你博客里写天气寒冷会限制种菜,我没撒切身体会,现在明白了。因为过年回去我奶奶的禾几菜园里还是有菜,好像一年四季都有菜。对了,那你今年的菜园会跟去年一样排兵布阵么?如果是的话,那今年写今年的菜园岂不是没撒好写的了。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一语点醒梦中人。对啊,既然主要是看字,那为啥我要在字上面应用花里胡哨的样式呢。刚改了一下,字本身都素颜清白了,样式只加到拼音方块上。页面顿时清爽了一半,不再是满屏狗皮膏药的感觉。哟西,这下我暂时满意了。 频度的样式我就不折腾了,不然我感觉很容易折腾出密集恐惧症。现在已经够密集了,要是再加上条形图背景色,我怕变成满脸麻子,而且既然从前往后的顺序已经代表了频度,用其它方式再表达一遍频度的话,会有点冗余。而且加那种不是完全填满的背景色还需要考虑字本身的颜色,字的一半在明,一半在暗,需要特殊的技巧把明处的字色设深,把暗处的那一半字设亮一点。如此一想,我还没搬起这块石头,脚就感觉有点被砸痛了。 今年可能会稍微有点不同吧,想少种两棵西红柿,往年都种四棵,太多了。葫芦也要少一点了,去年收了得有七八十个葫芦吧。白胖葫芦和长脖子绿葫芦其实完全是同一个妈生的,只是菜园南北土质不同,导致两边分别种出来长相差异这么大: (话说我是不是在什么地方发过这张照片了,为啥记忆这么混乱) 然后暂时打算试试空心菜,以前没种过,但我感觉这个土质可能不是很适合种。去年最惊喜的是豆角,本来假尬马尬就是把别人给我的种子随便一埋,我还以为是黄豆类型的、会长成一株株,结果后来才发现是爬藤的,心想拐哒,我没好好搭架子,最后它们长得缠成一大坨,我感觉都无处下 jio,要不是我体型还算小、还能钻进去,不然去摘个豆角都还有点赖不活。难摘是难摘点,但新鲜豆角真真是极好吃的,今年得给搭架子把它们都搞撑土了。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频度不折腾那段非常有道理!我只想到了增加区分度,其实减少更清爽。用“从前往后的顺序”表示频度这点很值得借鉴。 不知你有没听过一种说法:打哈欠是会“传染”的。当你看到一个人打哈欠,自己也会忍不住打哈欠。同样地,记忆混乱也会传染的。你一提你以前是不是发过同样的照片,我脑子里便自觉认为自己看过相似视角,可是我翻了你去年的菜园,确认至少那篇博客没发过。 喂,我琢磨了一下,我很容易受你文字描述影响可能是因为对相信你的记忆力比我好这件事信念感很强,我脑子里默认优先选择相信你…… 我在城市里待久了,已经不记得豆角是爬藤的了。“撑土”这个词我们那念“撑tuo(第三声) ”,一样是让缠成一坨或皱成一团的东西舒展开来的意思。 白葫芦和绿葫芦居然是一个菜园子里种出来的,可是一个小小的菜园能有多大,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南北差异呢?还是葫芦本身特殊呢?哦,也对,《葫芦娃》里面一根藤上还能结出有七个不同技能的葫芦娃呢。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yihui 我好久没说过“赖不活”了,刚才看到一下子没反应起来,还以为是你脑子里下意识用了北方方言,然鹅,我还是想起来了。唉,普通话挤占了方言的生存空间啊。我应该是上大学开始就很少说“我不会”,再往后我社交技能弱,去哪个城市都没加入过任何老乡群,方言说得少,自自然然就都忘了。 而且“赖不活”这个词还很特殊,因为进入社会以后很多事要硬扛下来,本来就很少有机会告诉自己“我不会”,大多数时候是“不会也得会”。 方言的忘却,是我这种读书读出来的农村人城市化的一大特征。而失去对“我不会”的表达,也是我这种只能靠自己的人长大了的一大特征。 嗷,对了,盐菜好像是用雪里红做的。虽然你去年的菜园提到你爹让你用大白菜做,可是我脑子里的印象是大白菜啊苏子叶啊是北方人做腌菜的材料。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我听说过打哈欠的传染性。我记不清传没传过照片或发没发过我写的东西,主要是因为这些东西我一般是攒到第二年才会发布,而这一年我有过几次泄题,弄得我记不清哪些是丢出去过的,哪些是还没离开过我的本地电脑的。发照片前我也去翻了一下我去年的菜园子,我记得是我没发这张,因为当时葫芦都还没结。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菜园两头的土质差别这么大。我知道遗传和环境都会影响生物的表征,但这两种葫芦的差异也让我有点吃惊。 撑土我们那里有人读撑土,也有人读撑 tou。意思跟你们那儿是一样的。我本来是要写“假装”,临时想起了假尬马尬,于是就顺便简单藏了个方言测试,看来“赖不活”还差点考到你了。我觉得这是我们共同方言词汇里很有特色的一个词,非常适合用在方言八级考试里。这方面我跟你很不一样,我脑子里保留了大量的土味方言词汇,可能是因为我只在北京待了七年,然后来了美国,在世外桃源里保留住了方言,没受普通话的更多影响。当然,我本来也就很喜欢方言(包括别人的方言),因为我觉得方言特别搞笑,像“客马子”、“扎母起滴”、“刻肌包子”、“饭蚊子”、“得起”、“手扶子”、“发梦添”、“坨子”、“曲散”、“倒拐子”、“炎老许子”、“足到了”、“拜人”、“馒褂子”、“麻母”、“麻各啷子”、“炸子门”、“克豁嗒”、“过细”、“你地屋地列”、“赶常”、“七常火”、“向火”,等等,土味十足,我看到简直都会笑一天,估计这些词你都已经忘了好多吧。我又想起来初中时看水浒传,看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向火,还激动了一下,心想作者居然知道我们村的方言。 虽然我比较少在宜昌老乡群里发言,但每次出来冒泡我都是用最土的词汇,让他们读着文字就听到了乡音,但有些摩登宜昌人也看不懂。最近我跟一个失联二十多年的初中同学聊天,我都嫌他讲话太普通话了,没意思。现在连我爹说话都已经丢失了很多方言词汇,有点文绉绉的,我都不是很习惯。普通话通过家里上学的小朋友带给老人家的传染性也太强了。 盐菜确实是雪里蕻做的,但我们这里不是很常见。我听说亚洲超市里有,但自己从来没注意过,我去的也少。我爹应该是让我用大白菜替代一下,估计出来是东北酸菜那种吧,我还没试过。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话说你种出来的葫芦该不会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遗传学历史上的重大发现吧!因为不是一片绿葫芦里面冒出来极少量白葫芦,也不是一片白葫芦里面冒出来极少量绿葫芦,而是南北分界、泾渭分明的白葫芦和绿葫芦。 我认识的人里面学生物的只有列弛同学,但列弛是研究植物细胞的,这个问题应该不适合问他了。哪天你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的话记得告诉我一声,因为我真得真得很好奇。 “赖不活”何止差点难倒我呀,我昨天早上看到了反应过来的时候还情绪波动了一下。简直就像是中了你放出来的时空间忍术,穿越回到小时候了一样。 “向火”我还记得,但也同样是很多年没说过了。以我们家这个样本为例,就连我爷爷奶奶也不再说“向火”,而是说“烤火”了。很小的时候冬天似乎比现在冷很多,我记得有个场景就是奶奶在烧火,我帮她递柴顺便向火。以前过年很冷的时候,白天也会总是煨滴被鼓究(窝在被子里),现在都不会了。 我从上大学一直到现在就一直生活在城市里,所以脑子里方言的生存空间被普通话挤占,但是其实我的家人也有类似情况,爷爷奶奶就是被我们这些晚辈逆向影响了。还有就是科技发展改变了大家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语言习惯,因为以前的很多农具都消失了,干农活的方式也大大改变,方言本来是人们祖祖辈辈代代相传,但传递的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事和物是载体,现在那些物消失了,那些事也随之消失了,于是乎,等我变成老太婆的时候,那些对于方言的记忆大概率会彻底消失。 对了,还有,近几十年全球化不仅让货物流通便捷,就连语言也是,每年有很多新兴词汇老人们也会知道。这更加挤占了方言的市场啊。 唔,还有一点,方言流传下来的是音调,没有绑定字,普通话跟字绑定的,所以方言要靠人来传递,但普通话还能靠文字传递,那么很多年后,传递困难的方言自然拼不过普通话。 你上一楼提到的那么多方言我有一半还没反应过来呢。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虽然我去年这个时候就意识到了你对我的巨大影响力,但不得不说真巨大啊喂。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我曾经专门请教过列弛一个香菜问题,就是为什么我的香菜刚冒出来的时候像市面上的香菜,但过不了多久就很容易开花,然后就变得很不像香菜了(当时也有家人跟我辩论它到底是香菜还是茴香)。后来我写道“这货一到天热就玩命开花,生怕自己热死而绝后”,就是按我的理解转述他的话。葫芦问题我也可以问他一下。我自己的猜测是,南侧的土壤相对贫瘠(香菜就是种在那边,列弛说土壤营养不够时香菜就容易提前繁殖后代),葫芦生长得更吃力,就瘦长一些,而且壳也硬一些(要保护种子),剖开后里面的种子也相对早熟一些;北侧土壤肥沃,葫芦像人一样被养得白白胖胖,剖开后种子也通常是嫩白的。 我自己看那些方言词汇都会中时空间忍术,比如“馒褂子”(man 读第一声,意思是外套)会让我条件反射想起我爸爸,这是他小时候经常说的一个词。我记得我七八岁时有一件绿色外套,但他总跟我说“穿那件黄馒褂子”。我简直疑惑了一个童年,直到上高中才知道世上有色盲的存在,而体检时我也发现了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色弱,所以我怀疑我爹也是色弱。 是啊,方言已经没多少人能为它续命了;你分析得很对,它也渐渐失去了载体。我唯一的遗憾是它独特的幽默感,那是用普通话无法表达的,丢失了太可惜了。就比如一句日常话,“喊你克帮都煎个蛋粑粑,我们好跟起七滴儿常火子,你赖不赖得活?你喊赖不活” 说成普通话 “叫你去帮忙煎个蛋饼,我们好跟着吃点儿好吃的,你会不会?你说不会”,简直折煞了一半语言的狗命和生活的烟火气。 “赖不活”真正写出来应该是“奈不何”,也就是“奈何”(搞得定、拿什么有办法)的否定,其实有点古汉语的影子。以前学《垓下歌》,我把最后一句脑改成“虞兮虞兮赖不活”,虽然感觉很对不住项羽,但这种强烈的违和感真的是好好笑啊。我一个人笑得肚子抽抽,没有人明白我笑什么。 啊,这种独孤求笑状态让我又联想到村上春树那段:
我要用我的方言改写为:
我们的“像”发的是“呛”音;烟长久停留在某个物体上的状态叫“秋”(动词,普通话大概可以翻译为“接近栖息状态的缓慢爬行”这么长一串臭裹脚);“高头”的意思是“上面、表面”。这三个词可能比较特殊,需要注解一下。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yihui 我记得以前听人说农民伯伯不会连续很多年在同一块地种同一种植物,比如一块地连续种了五年棉花,下一个五年就种大豆。有没有可能你的菜园子排兵布阵变化不大,所以才会南北营养不一样。或者靠近邻居那边土地比较肥,因为邻居不种菜,于是你的菜吸收了附近的营养…… 我也色弱,但是体检报告只写色弱没写具体是什么颜色的。我自己猜是蓝绿色弱。我能清楚认出深的蓝色和深的绿色,但是中间一点就不知如何描述了。不知道是我的眼睛不能分辨,还是我的言语不能说清。 你说的这句日常话,和我老家的有两处差异。 “虞兮虞兮赖不活”的笑点我明白呀,这里强烈的违和感笑点就是来自于强烈的反差……虽然有一秒想解释这里的反差,这样将来别人看到会更懂你的笑点,不过我猜多半会变成你解释“阿木狗主”为撒要叫“阿木狗主”那样。解释太清楚,笑点就没了。 呛,秋,高头(第三声)这三个词我们那也有。只不过我印象里会把一条蚯蚓在地上缓慢爬行说成在地上秋,会把坐在沙发上却滑到地上说是秋下克哒,但是从没想过把烟停留在脑阔高说成秋,因为明明烟很快就会散啊喂。 方言的消失大概是必然的,不过保不准以后的人们会掀起方言复兴浪潮。因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方言有时候是一种将同在异乡的老乡们连接起来的纽带,又因为人们有社交的必要,所以纽带不会消失的,说不定换个形式存在。 我感觉到有些方言词汇会慢慢融入普通话中,因为确实有很多音存在但找不到对应的字。唔,普通话虽然是基于北方方言,但是我猜一定也融入了其他方言,只不过我不知道。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园子是不大,最南边的土壤板结比较严重。我猜这差异有两个原因:一是南边地势稍微低一些,下雨时水会往南边汇聚,把土泡实了;二是最南边还有一棵丁香树,可能它把土壤的肥力都吸收了。 同一块地确实不适合几年种同一种作物,我也是尽量给它们调换座位(除了多年生的韭菜,我有点懒得全部挖出来)。 我第一次体检测试色盲时,人都蒙了,那些圈圈点点简直第一次颠覆了我的世界观——别人都能看到图案,我居然什么都看不出来。当时感到难以置信,甚至有一丝恐惧。世上存在别人能看见但放我眼皮底下我看不见的东西,什么鬼。 煎蛋粑我们好像也不是说煎,但我忘了是用哪个动词了。我们也会用第二声的踏,在锅里踏个粑粑(这次轮到你唤醒了我的记忆)。可能是我们很少做蛋粑吧,或者是我对它的印象已经模糊了。“其滴咖好其滴”我们也说,只不过略有差异,就是我们说“滴嘎”。“常火子”是方言十级词汇(特指非常好吃的东西),现在放在村里估计也只有老人知道了,我小时候他们经常说。你爷爷奶奶可能会知道。 嗯,你对“秋”的解释是它更常用的意思,比我描述的准确。把“秋”用在烟子上是相对少见的用法。小时候用柴火灶做饭时,刚开始总会有浓烟从灶膛口冒出来,然后秋到房顶久久不散;有时候的烟也很重,会秋到地上,久久不散,人从中一走过,就跟西游记的仙境似的。 上面写的“秋在脑阔高头”是抽象艺术化的写法,主要是为了与村上的“心底”相对应(才下心头,却上眉头)。你是对的,物理世界的烟子秋到头上会散的,不过要是把烟子艺术化为乡愁,就不会散啦。 方言偶尔还是会逆袭到普通话里的,感觉通常是因为有搞笑的意味,就像现在很多人把脚念成 jio,然后就会显得有点萌。 对了,我最近新听到一首我大爱而无限循环的一首歌,齐豫的 Tears (Donde Voy),英语里面有两句西班牙语逆袭(何去何从和我很孤独),简直是太亮了,要是用英语表达,我估计会逊色不少。“何去何从”用陌生的外语唱出来,感觉仿佛更加迷茫;“我很孤独”,则也因为听不懂而显得更孤独。所以“不合群”的语言好像不仅仅是可以制造强烈的冲突幽默,还可以制造其它类型的强烈感受。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原谅我过去不懂》的评论中有一条很逗(对了,我没看过这剧,有点好奇她不懂的是啥):
我体检头一次发现自己色弱,确实是因为发现自己和多数人不一样而慌了一下。不过现在当然不会再慌了,通常腰板都挺得直直的。而且还经常故意逆行,专门跟别人不一样。 在国外确实会因为环境压力小一些而少一些无谓的焦虑,但不得不说,社交媒体、微信票圈也很大程度上摧毁了世外桃源,让焦虑不分地域环境地泛滥。我基本上不焦虑,可能是机智的我早就看透了这一切、选择了回避社交媒体。写我自己的博客,让他们卷去吧。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无法回避这些焦虑的间接影响,它会通过我身边的人传导给我(对此,我经常感到难以遏制的不耐烦,就像我选择了一个僻静的角落闭眼睡觉,偏偏有人总是要把我叫醒一样)。 拖孩前这只猫的眼神还真是画出了几分惊恐。 说起拖孩,上面七楼的方言链接我不知道你打开过没有。当时我看到第五页第二行说“靸”的时候特别惊异,完全没想到方言里这个字是从古汉语的书面语里保留下来的。我们的方言里也一样说“靸拖孩”,我都不知道怎么翻译为普通话,一直以为这是个很土的说法。 我高中的时候为了逗同学和老师玩,很喜欢在日记中夹杂方言,可惜那些日记本都已不在人世。现在再写的话,就会觉得写出来可能没几个人能看懂(我前天已经以《赖不活》为题下了个蛋)。在这里瞎掰几句,我觉得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我听歌一般都是当个背景音,工作的时候用网易云的私人 FM 一直播下去,它本来就会按我的口味推荐,所以就会在这个坑里爬不出来。我的口味好像我自己也很难准确描述,肯定是老歌偏多,然后偏好抒情类、偏好伤感类,所以也会偏好听女歌。听老歌可能是因为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听歌,但那时候实在太稀缺了,现在还记得那时偶尔在某地某个喇叭里听到一曲《千年等一回》《明天会更好》或《歌声与微笑》就激动地不得了,被吸引得简直元神出窍。还有电视剧里当时不知名但我觉得很好听的配曲,至今都还在不断被我随机挖掘出来,就像前几天听到林忆莲的《野风》,我就觉得我一定在电视上听过,但一别多年没再听到过。还有初中时看了几集《神仙老爸》,特别喜欢里面的一首歌,记得孙兴的一个画面,配上这首歌好感人,但也是多年后才知道那是叶倩文的《曾经心痛》。不过当年我好像并没怎么听过孟庭苇,不知道是怎么慢慢掉进这个坑里的。去年更博时我本来挺想写《去吧我的爱》的,但写了两句感觉有点词穷,就放弃了。我主要是觉得交响乐式的伴奏听来如史诗般宏大悠扬,配上空灵的声音与伴奏的交融呼应(比如“别忘了”和“风风雨雨”后面的人声和伴奏同时停顿一瞬,就像两股正弦曲线同时到达波峰后暂时失重一样),听着好震撼。 啊,歌、厨、羽、字(强迫症一定要凑齐一二三四声)这四个话题随便开一个,我感觉本烂柯人都可以无限写下去。为了明早打球的体力,还是先撂下键盘养神去了。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好的,不懂的了解了。我原以为是有什么剧情揭示了答案,原来歌词本身就给了答案。 识花软件我装了,也识别了,所以我更加确定是香菜。这事说多了都是泪,不说了,只能给自己脑门上贴四字箴言:难得糊涂。以后千万不能再辩了。原谅我过去不懂,重要的并不是它是香菜还是茴香,这边就算我赢了,另一边会输得无比惨……(想起任贤齐《天涯》里有一句赢了天下输了她) 在家可以多挥空拍练习,用肌肉记忆定型动作,每天正反拍各挥二百下。让手腕记住旋转击球,而不是折压。捡球有一半几率能捡起来就挺好了,会越来越熟练的。以后试试拍框不沾地,把球捞起来,像舀一层薄薄的豆花一样,考验动作的轻盈细腻。 我昨晚睡了六个多小时,休息得还可以,早上一碗麦片下肚,再灌了几勺米酒,比以往打球吃得多一些,导致今天去打球到最后我还没用完力气,球友就支撑不住了。我本来预感我今天体力状态会比较好,所以一直在玩命杀球消耗体力,就是抱着把球锤烂、把肩膀杀脱臼的念头杀的。结束时,球场上一地碎羽毛。而且今天应该是杀出了我九年来最快的球速,我还比较满意,不过球友给的球都不够靠后,所以有点太好杀了。几周前我打断了一把拍子的线,想着现在打球的时间短,只有三个小时,拍线损耗会比较慢,所以这次重新拉线拉了我历史上最高的磅数,24 磅(线越紧越容易打断),以往一般拉 22 磅。拍线越紧越难打,业余选手抡 24 磅以上的线会感觉像拿一块木板打球。我刚拿到拍子的时候,也有点木板感觉,球很难打远。今天才习惯这线,终于能发出力了。这说明我的发力水平还是相当业余。不知有生之年能不能挥得动高于 24 磅的线。 “字”是有硬凑嫌疑,反正“文”“言”都是跟字搭边的。四声问题,于谦石灰吟的千锤百炼(一二三四)、烈火焚烧(四三二一)是我看过的头号玩家。看我有生之年能不能想出个靠谱的四声词句超越他。前几天给娃学字,解释说起“一匹马”的“匹”字因为受后面的三声“马”字影响会改念二声(“匹”字本是三声,小朋友更熟悉“一皮马”的发音所以会疑惑),然后想起一句很久以前看到的全三声话“我买两碗炒米粉”,接着又头脑风暴给它加了更多三声字。这种游戏我是不会输的,“晌午我想买两碗炒米粉赶紧整饱,把碗洗好,好打起井水给我小奶狗洗水桶澡”,清一色,念起来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城里的道路命名如果用人名的话,那多半是已经嘎嘣的盖世英雄。我还不想嘎嘣,也不会成为什么大人物,所以要是看到与我同名的路,是会觉得怪。对了,美国很多城市都有马丁路德金路。 完完完,按按按,搬搬搬,砖砖砖。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问个小问题:“被鼓”可以直接翻译为“被子”吗?我们那里一般说“被窝”、“被哟”或者“被夭”。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我认真琢磨了一下,我们老家说的“被鼓”很可能是指“被褥”。 一般来讲,褥子是铺在地上的,人躺在褥子上,再盖上被子,如此这般同时被褥子和被子包裹住才暖和。当然啦,一床被子折两半,再把人塞进去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哈哈。 我们老家说的“煨滴被鼓究”,实际所指代的样子是,白天由于天气寒冷,不起床的话就坐在褥子上且盖上被子……回忆了一下,被鼓究通常可以煨一家好几口人,大家都是坐着的。要是全都窝在被子里,是塞不下那么多人滴。哈哈,所以被鼓不是被子而是被褥。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今天搁这想诗半天找不到押韵的字儿,这篇博客实在是救我于水火之中,感谢!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感谢作者,这简直是信息时代的《广韵》啊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谢谢,最近教娃识字正好!(就是国内加载特别特别慢) |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
韵母字表 - 按韵母分组的通用汉字
https://yihui.org/cn/kids/2022/02/finals/
Beta Was this translation helpful? Give feedback.
All rea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