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25 lines (361 loc) · 30.9 KB

06.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25 lines (361 loc) · 30.9 KB

持久写作

在自己专长的领域,能够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集结发表出一本书,是许多专家梦寐以求的事。

说是这么说,但是许多专家虽然享誉盛名。但是,却始终没有真正出过一本书。

他们不是没有灵感写不出东西。而是脑袋能写的东西太多了,一时半刻要写,反而不知道怎么组织。

再来,写书需要经历很长的一段专注写书期。一本书写上个六个月十个月,是时常有的事。

写书这件事情特别难,很多人尝试以后却半途而废。原因在于:

  • 专注写作需要大量精力,职业生涯是专家的人,空闲时间特别少,没有大段精力
  • 写作需要灵感,长篇写起来很费劲。且时常性的写完看完自己不满意又扔了。来来去去总卡在前三章
  • 写作一本书至少需要 10-12 万字。所以也不是一时半载能写完的,许多人写书是一时兴起。但是两个月进度还是一点点,很容易感到挫折就放弃了。

总之,写书是一件特别需要消耗专注力,且特别考验耐性的事。不是一般普通人能做得到的事。

第一本书侥幸出版是靠逐字稿以及编辑

刨去过去自己写的技术指南 Rails101 不算。我人生出版的第一本书是 2016年出版的 <<Growth Hacks 这样做>>。

这本书当年曾经拿下 2016 年的台湾金书奖。

说来惭愧。这本书的写作过程,说来其实是很搞笑的事。

我这本书,当初答应编辑要写之后,其实磨了很久,始终在前三章无穷回圈写不出来。最后眼看交稿期要到了。

我只好这样做了:

这本书之前之所以受邀出版的原因。是因为我在台湾有一门 Growth Hacks 入门课程,特别的火爆。自开办以来,每个月开课的需求就供不映求。每个月都讲,讲到我自己都厌倦了。

也因为是课程。所以我留著当时课程侧拍检讨的影片。于是我委托影片工作室,帮我整理出影片的逐字稿。

再依据整段课程的架构,整理当时的逐字稿编修,切成十个章节。再补上一些衔接的文章段落与 FAQ 说明。在两个礼拜之内,交了八万字给编辑。

其实能够出版这本书的功劳,应该要算给这本书的编辑 Esor Huang 才是。他帮这本书的原始书稿,做了大量的修饰与架构重组。

今年,我想把 2017 年的创业公司 OTCBTC 背后的创办经历以及在风口上的闪电式创业的心法整理起来,再度萌生出写书的念头。

不过,我又遇到同样的问题.....

  • 我正在经营一个高强度技术公司,空闲时间特别少,没有大段精力
  • 写作需要灵感,长篇写起来很费劲。且时常性的写完看完自己不满意又扔了。来来去去总卡在前三章
  • 写作一本书至少需要 10-12 万字。况且是创业方法论,少不了光一个章节就至少一万字。需要耐性整理

但是,我这次想想。在 2016 年 ~ 2018 年,这两年的时间,我都在研究认知心里学,是不是我可以利用类似的机制。让这次写作速度更快一点呢?

极速写书法的背后故事

这一次这本新书的名字叫 <<闪电式开发>>。<<闪电式开发>> 的背景,是我在中国连续创办了三个风口上的企业,都取得非常好的成绩。尤其是最新一间公司,OTCBTC,更是在一年内,创下年成交额100亿人民币的疯狂业绩。在刚开站的前三个月,公司业绩就成长 300 倍。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有一套我累积七八年的开发方法论的。

我一直很想要把这套方法,整理下来。

一方面是要分享经验给同是软体创业圈的朋友,因为创业实在太难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提高大家创业的成功率,能多造出一些好项目。

一方面也是这套造软件方法太独特,新加入我们公司的人,过去没有使用同样的开发流程与视角,磨合速度太慢。也不能每次都对新来的同事重讲一遍,实在太耗时间了。整理下来,至少可以当作内部的产品学习手册。

所以无论如何,多花时间我都想要把这本书写出来。反正写不成商业书籍,最后至少还可以当个内部教材。

我在这个阶段,人生已经不缺财富也不缺名气了。

所以这次在写这本书时,我还有个更恶搞的念头。反正我写这本书时,没有签下任何出版约。所以我也没有失败的压力,何不拿这本书当个实验。想办法搞出一套「极速写书法」呢?

极速写书法 V1

这次在正式写作出钱,我检讨了一下我过去写书时遇到的大坑。发现我在写书时,真是有一些严重的问题的。于是我在这次写作时,针对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击破,重新改造我的写书方式。

新的写作方式,步骤是这样的:

STEP 1: 明确书籍的写作对象

之前我写书时,遇到的天字第一坑是:不知道写给谁看 -- 还想从头写到尾

这个问题不是只有我才有。会想写书的人都是专家,专家通常身上都有渊博的知识与故事,想要一口气倒出来。但是,专家在写书时,并没有明确设定读者是谁(反正就是经验比我弱的人),以及读者看完会变成的状态。

所以在写作时,就会出现几种状况:

  • 啥都想写,列出来目录以后,心理就觉得写不完....崩溃
  • 列出目录后,本来还觉得有可能写完。但是开始写了之后。每一章详细开展之后,过了两三章发现自己可能写不完....崩溃
  • 开始写了三章之后,觉得这几章转折又拼不起来。于是想要重新改语气以及章节衔接。结果永远陷在前面三章的回圈....崩溃

我每一次都是这样死掉的 Q_Q。其实我想写过的主题很多,甚至电脑里面还有很多死去的书稿,只是大家不知道我曾经想写过这类的主题而已。

为了改正自己的缺点。我去亚马逊上面一口气买了十本教非虚构类写作的书籍。看看有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这些书都明确提到一件事:你得明确写作对象是谁。不能是任何人。否则写歪是必然。

既然这本书没有书籍销售压力。所以我的定位很明确:<<闪电式开发>> 是设定给软件创业者,或者是想软件创业的程序员看的。也就是我是想写给六年前刚创业的我看的。其他的读者暂时不重要。

STEP 2: 倒过来写大纲

我遇到的第二大坑:写了三章 -- 又改到面目全非,无限循环。

我在 amazon 上找到一本书,叫做 <<90 minutes outline>>,这本书中介绍一个有效的大纲打法。

很多人写书写到七歪八扭,是因为没有设定终点,导致于中间的路径歪来歪去,最后不知道结论是什么。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假设你要写一本如何追到完美伴侣的书。那么你的章节得先倒过来规划。(逆向法)

  • (7)结婚
  • (6)建立一段快乐且充实的关系
  • (5)接受你的伴侣是哪一类人,但不是哪一类人
  • (4)约会
  • (3)方法
  • (2)去哪里可以遇到这种人
  • (1)定义你的理想目标

先设定终点,倒推回去起点在哪里开始。

接著把这个大纲再反过来。就是你的书脊

  • (1)定义你的理想目标
  • (2)去哪里可以遇到这种人
  • (3)方法
  • (4)约会
  • (5)接受你的伴侣是哪一类人,但不是哪一类人
  • (6)结婚
  • (7)建立一段快乐且充实的关系

确定了书脊就能在底下每一章里面至少切几个子目录。这样规划的好处是不会中间写一写又歪到乱七八糟歪楼了。

所以我用这个方法整理出来了<<闪电式开发>>整本书的架构:

第一版是长这样

确定架构后。我开始一章一章慢慢写。随著我一章一章的推进,后面的架构也越来越明确

最后我将这本书分为四大段

  1. 如何找到 IDEA
  2. 如何敏捷的迭代执行
  3. 如何提高产品留存率
  4. 启动增长引擎

当然,我不是一开始就想到要把这本书分成四大段的。

只有一个比较粗糙的轮廓,就是要从 A 点走到 B 点。但是写完第一大章之后,我就比较有头绪后面的章节要如何整型了。

而且,我这次给自己设立一个比较低的目标就是:求写完,不求完美。先写完,后面要怎么改再怎么改。

STEP 3: 规划结构

第三大坑:没办法控制每一章要写多少字,总觉得阿阿阿阿太多了我写不完了被淹没了。

这是我以前每次写到第一阶段完稿时,最常中途涌现的恐惧症。

所以,这次我在写作前先将结构拆分。

经过我不科学的统计,每一本非小说类的书籍最后大概总长是 10-12 万字,250 页上下比较合理。所以拆分下来一章大概 7000-10000 字。

虽然每一本章的字数,看起来还是很多。但是内心的压力,远比一口气从头写 10 万字,压力还小的多。

而每一大章通常至少有三小节。所以一小章的字数大概是 2000 字左右。

而2000 字就是我平常写一篇博文左右的份量。看到这个字数我终于内心不那么慌张了。而且,突然觉得过去博客上的一些旧文,这时也可以拿来拼接了。

所以在写作时,我的规划变成这样:

  • 大约是 10-13 章
  • 每一章大约有 7000-10000 字
  • 每一小节大概写 2-3000 字。

STEP 4: 用直播录制书中的故事

第四大坑:不知道如何为每个章节起头

解决了字数恐惧之后。我却发现最大的难题好像不再是没有灵感写不出来。而是不知道怎么起头。

每章都是这样的情形。每次我写了开头就扔掉。一直在重写第一段。

而且,我虽然手上有很多旧稿。但是真要组装时,却发现这些文章也拼不起来。因为文章,都是在特定情景下的独特写作。当初每一篇写作初衷根本不一样,很难说贴一贴编一编就能动。

所以起头超级难写。

于是,我就去观察同一领域其他人的书,看他们怎么写开头。结果一逆向工程下去才发现,国外作者都相当偷懒,每一章开头都是故事。许多作者喜欢以故事开头。故事讲完了才开始重点 1,2,3,4,5。

我才发现原来可以偷吃步。我的一些读者还还跟我抱怨:「老师你每次都写论说文,写得很好但是很难分享。其实大家都喜欢听故事。你这次书多放点故事好吗?」

其实,我真不是不想写故事。相反的,我身上的经历太多了,但是每次想写时真就写不出来。而且一写,还把故事写成跟论说文没两样。

批量生产故事

后来我灵机一动,因为我的读者发现我每次在直播时畅所欲言(a.k.a 口无遮拦),讲一堆段子。那为什么我不用直播录故事?

所以,我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实验。我把这本书的章节展开出来。整理出每一章需要录制的相关故事。

开了一个直播,连续讲了 10 个故事。然后下载直播,转成逐字稿。

然后再把这份逐字稿,剪成了十段,贴回每一章节去 XD

STEP 5: 用录音改善写作速度

第五大坑:用打字的写太慢。还有很多东西已经讲过 N 遍。大脑抗拒输出

大脑一天写作输出是有字数上限的

纯用键盘写作实在太慢了。我曾经统计过,纯用键盘写作,一小时写1000-2000字差不多就是我的极限了。即便状态最好的时刻,我一天顶多只能写作 3000字差不多。如果一天写作超过7000字。那那一周就会根本不想要再写了。

但问题来了,我写作也是有三分钟热度的。弃坑太久我会干脆放弃。

太熟悉的内容,不想要重写,但是可以用录的

还有某一些领域的文章,我已经讲太多遍到烂了不想要讲了。比如说 Growth Hack 相关的主题,我通通都不想重写。因为这个领域我前前后后写了快20遍。即便我在增长领域多了很多范例,是从来没对外公布的细节,但是在公司内部已经讲过很多次。

所以在写作这些主题时,我大脑其实是拒绝输出的。

所以我用了一个变通方式。现在科技已经进步到能够转写。我发现要是讲快一点,半小时我就可以讲10000字。所以我最后干脆最后都用讲的。

剪辑旧演讲以及旧投影片

一直以来,我有定期发表学术成果的习惯。而且不管是在内部发表或外部发表。绝大多数有投影片或者录影。(这是三年前,我开始职业讲课后养成的习惯,每一场演讲都有录影)

于是我请助理去把我过去所有的录影都翻出来,全部送迅飞转写。果然直接转了高达 20 万字的原始材料。使用这方法太有效率了。

我发现甚至一天录五集内容都做得到,缺内容就开直播用录的。录完就剪粗稿(没编辑过直接进 markdown),只是粗切而已。所以草稿夹上面堆著一大堆乱七八糟没编过的外星文,只有我自己看得懂。

但是光重构这些文章。每天进度就真的很不错。一天至少出 7000 字的完稿是可能的。

STEP 6: 使用 User Story 大法决定要怎么决定内容

第六大坑 -- 无法决定每一章重点是啥

每一个主题,面对不同人群,讲的深度不一样。原本我是担心没有材料可以写,现在改用这个方法后,手上一大堆材料。所以我在面对海量材料时,很难决定这章要写什么内容。

在这时我灵机一动。想到我做项目的杀招:user story 大法。所以我对每一章都写了 user story(对使用者有价值的事)

先决定每一章的 must have 与 should have 是什么。先剪 must have 进去。然后先编辑 must have,很神奇的, should have 细节就出来了。

而这些 should have,大多是「实做步骤」。而这些实做步骤,大多可以从我过去六年的博客里面,一一剪辑出来。甚至当时还是以 markdown 格式储存。

如此以来,进度就更快了。所以我在写这本书时,比过去轻松太多了,就是剪贴...剪贴...剪贴 ....编语气.....真写不下去时再打开直播录新章节

STEP 7: 如何录直播

录直播也是一门学问。如果没有准备,录直播也容易吃螺丝。我过去曾经因为开全栈营,长期需要一口气连讲 30 分钟的课程,所以有一套演讲框架。

直播的重点不在于 PTT 的撰写。而是思绪的架构与展开。

所以我是这样写作的:

  1. 用15分钟进行该章 A4 自由书写,先把脑袋思路倒一下。
  2. 拿到 A4 自由书写的大纲点后,开始直播。直播大概录 20-30 分钟。
  3. 然后下载直播影片,倒到迅飞听见去拿转写稿。大概也 15 分钟。
  4. 进行听译稿编辑。大概 3-5 小时。

看起来多花很多功夫。但其实比传统写书相对"快" 很多。

这当中的因素在于

1) 一般人无法一次性写作几千字

单纯直接写作几千字,除非当下非常有灵感,否则正常人是作不到干写的.....对我心灵会造成极大痛苦。

灵感来时可以直接写七千字没问题,没灵感七百都写不出来。

2) 灵感会在写作时,被"编辑掉"

传统写作法非常痛苦,是因为边写边想边编辑,心智耗费过大。很多"灵感" 会被编辑掉。

海明威说 Write drunk, Edit sober。我不喝酒,所以没有办法用这招。但是我发现说话可以突破心灵上的节制。特别是我们在说话时,偏好讲故事,而非重点(直接写作偏写重点)。

人在看书也比较喜欢看故事。再加上说话速度是写作速度大概 10 倍快。所以用录的字数也是大概10倍。25 分钟大概录一万字没有问题。

3) 把每个章节视为独立任务

以前我把每一章都看做是一整个完整独立挑战。但是一口气输出七千字,并且安排好文章架构是很困难的。

改用这个方法后。我只要先确立好这一章大概要录哪些主题的内容。然后拿到之后,编辑加标题裁减成段就可以。

改重构的重构,该补图精修的补图精修。整个写作环节不存在大章,而是每一章材料的排版与编辑。顿时难度下降许多,变得跟打关卡一样。

STEP 8: 一边写作一边打电动

最后一个大坑:写作实在太辛苦了 --- 坚持不下去

即使用了这些招数。写书真的还是很累。很多时候,一天编辑的次数太多,我就根本不想再继续下去了!!!

而且是好几天失去动力。只想打电动。那怎么办呢?

我后来发现这件事情可以反过来搞。就是先去打电动。打到不想打电动了,打到有罪恶感。打到我今天再也不想打开 PS4 了。打到觉得写书比较轻松。这时候打开编辑器,简直心如止水,文思泉涌,刷刷刷的就写完了!简直神奇!

所以我在写作闪电式开发时,是每天一边打碧血狂杀 2 ,一边写书的。每当我写不下去时,就去打电动打到爽(大概1.5hr,并没有特别节制,但一定得打到自己厌倦电玩),然后再回去写书。当写书写到累时,再回去打电动。

我有一次神奇的经历是,我当天打了三次 碧血狂杀 2,回去编了三次书。当天产出 7000 馀字高品质的书稿。但却还充满干劲。随时随地想回去「接受挑战」。

用这样方式写书,不仅压力平衡,写书很快,还挺有成就感。每天完稿字数一下多 7000-10000 字。就觉得自己还是挺有机会成功的。

我在写 <<闪电式开发>> 这本书时,还有一个奇琶经历,我在写这一本书的期间,正好遇到 Rockstar 的碧血狂杀2发售。我同事想说完蛋了,我可能写书写到一半可能就去打电动,然后又弃坑了。

结果结局比他们想的更离奇,我是去打电动没错。开始打电动以后书写得比没打电动前还要快。然后,我破关碧血狂杀2的当天,书也写完了。

我发现我在打电动时,对于写作的「痛苦」耐受能力变得特别的高,所以开始写之后,竟然停不下来。不仅停不下来,写完一章竟然还想再写下一章。

这真是吓坏我了。

STEP 9: 完稿修饰

虽然说写完了第一版。但是我自己在重读时,也是相当不满意的。原因在于这本书第一版的写作心态就是自我的完全放飞,我只想写自己想写的,才不想管读者想要看什么。

但书始终是要卖给别人的。既然是要给其他人看。出品就要有产品等级水准。

于是我自己在写完之后,又用了我们公司内部产品上线前的细节打磨框架,重新对书修了一遍。

具体作法是:模拟自己是读者,看了这本书的标题后,会问作者哪一些问题。

以下是 <<闪电式开发>> 的 Onboarding 问题

第一章 -- 闪电式开发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什么是闪电式开发?
  • 你有一个闪电式开发例子吗?
  • 为什么闪电式开发非常重要?
  • 我要怎么做到?有什么关卡?
  • 你有什么办法解决?
  • 这是不是特例?

第二章 -- 如何低成本测试 IDEA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如何降低失败率?
  • 如何找到市场上的刚需
  • 怎么样的 IDEA 适合我做?
  • 如何不写 code 就做测试
  • 你有没有什么例子我可以参考?
  • 你是如何开始的?
  • 为什么这个例子很重要?
  • 这个 Landing Page 要怎么做?有范例吗?
  • 这后面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 如何自己也用同样的方式做出来?
  • 有没有什么坑我需要注意的?

第三章 -- 如何低成本找到正确方向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还有没有办法保证自己作对
  • 如何做?
  • 有没有具体案例

第四章 - RD 创业遇到的九九个坑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为什么我要阅读本章?
  • 你印象当中有什么比较深刻的?
  • 为什么我该知道这些?
  • 这些跟后面的章节有什么关系?
  • 上班的哪些惯性思维跟创业完全不一样
  • 怎么样预先准备好创业时的思维

第五章 -- 高速执行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你认为要怎么要高速执行?--- 错的与正确的
  • 旧的方法有什么问题?
  • 你有什么新方法?
  • 什么是 User Story
  • 怎么样用 User Story
  • 怎么要用好 User Story,有没有例子?

第六章 -- 确保时限内完成 -- 逆向法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这么多任务,你们又是怎么准时上线的
  • 有没有什么例子可以参考
  • 你认为诀窍是什么
  • 利用到项目里面,又是怎么具体实做

第七章协作巨量细节但保持高速前进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你们怎么管这么多项目不绊倒的?
  • 有方法或工具吗?
  • 我该怎么做?
  • 有没有案例可以展示?
  • 我如何运用到自己的项目当中
  • 有没有什么诀窍?

第08章 - Onboarding UX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怎么样做出好用的产品让使用者留下来
  • 你认为关键是什么?
  • 如何让使用者养成习惯
  • 养成习惯有没有套路
  • 你可以示范一下吗?
  • OTCBTC 是怎么做的?
  • OTCBTC 是怎么做测试的?

第十章 - 对话式设计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前面你提到,User Story 法与画面是分开做的,那你们是怎么做的?
  • 有没有什么好做 UX 的密技?
  • 你们怎么整合功能与 UX
  • 这当中有没有什么 UX 以外的诀窍

第十一章开动你的增长引擎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如何开动增长引擎?有策略吗?
  • 我一直去下广告曝光,好像没用,为什么?
  • 有没有增长最有效率的方式?
  • 怎么做?
  • 何时开始做?
  • 举个例子吧?
  • 有没有什么该注意的地方
  • 你们怎么做的?

第十二章 Customer Support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除了 Onboarding 外。你们上线后有没有什么秘诀提高满意度
  • 如何找到改进的方向?
  • 你们为什么敢用 Intercom?
  • Intercom 贵吗?值得吗?
  • 还有其他方法吗?
  • 可以展示一下吗?
  • 你认为这当中的关键是什么?

第13章 - 闪电式时代的扩张策略

在阅读本章前,用户会问你什么问题?

  • 强敌很多。即便用你这套方式,看起来能够做出一个还可以的产品。但是有办法赢吗?有没有什么诀窍?
  • 你说要投机,可以讲更多投机特征吗?
  • 为什么要选 OTCBTC 这个题目?
  • 有没有一些适合我们的题目?
  • 有没有一些适合我们的开局战略

然后再根据这些问题,调整书中章节的顺序,并且补上之前漏掉的细节。有些章节,甚至打掉重写(很不幸的就是鬼打墙的前三章)。

Onboarding 写书法的重点在于。我们以前写书会陷入「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写,还是读者的需求写」。

甚至在没办法决定下,先开放给读者试阅。但是通常读者看了以后会有很多意见,但是写作是非常耗费功夫的,作者没有办法承受自己的文章需要大改的事实,于是就崩溃了。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作者都会「三章死」的原因。

我这次写书的作法在于:

  • 第一遍写我想要写的。不管读者的意见,反正就是坚持写完。
  • 第二遍按照读者的意见还有自己模拟读者的心态,对原始章节进行大挪移式的重构。

原本<<闪电式开发>>的前言,有5000字,重写以后剩 2000字。但是改完之后,真是好读太多了。

极速写书法 V1 的 总结

总结一下我这次写书的心得,其实是用了软件思维以及认知心理学去进行写作。

  1. 写书不是一口气直接从 0 到 10 万,而是可以拆解的任务。可以拆解成任务
  2. 人脑的暂存记忆区,只有五格,更遑论一次写10000字。大量逼自己存取暂存记忆区的话,大脑该周会关闭存取该功能的机会。
  3. 写作与说话速度不是等价的。说话速度至少是写作速度的10倍。而且说话没有「修改」的机制,而写作有。这就是为什么写作非常的痛苦,以及很难产出故事性内容。可以用直播做到 "Write drunk, Edit sober" 的近似效果。�
  4. 打电玩可以分泌大量的脑内啡,有助于降低写作的痛苦。同时,大脑也会把写作视为是「一个挑战关卡」,而非攀登一座高山。每天都有冲动想去挑战新关卡。

用这个方式,可以在写作上绕过许多被视为「需要极大意志力」的挑战,从而「相对」「轻松」的把书顺利写完。

这本书是 2018/10/13 开始写,2018/11/06 写完第一版。历经 24 天。然后我又花了 6 天的时间,把整本书大修了一次。所以前后经历 30 天。

我周遭的专家朋友看到这个方法都十分惊吓。

因为他们原本都以为我是说好玩的,我那么忙,写书又这么痛苦。十之八九又弃坑。没想到我在他们眼前「形同 live」(全程在 Facebook 上直播,以及用 Github 写书),写出了十几万字,两百多页的干货书。

极速写书法 V2

但是最让他们惊吓的其实不是我一个月写完第一本书这件事情。而是我在写完<<闪电式开发法>> 之后,紧接著又开始写下一本书 <<打造超人大脑>>,也就是各位正在阅读的这本书。

我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不是吃饱太闲。

而是我好不容易误打误撞才搞出一个划时代的写书框架(一个月写完一本份量十足的干货书),为了要证明这个的方法的「可重复性」,以及推进效率。(我在第四章:刻意练习里面讲到的10倍效率改良)

所以我得用这个方法再新写一本书,去检讨我上一版的写书方法,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我在使用 onboarding 大法时,意外的发现 onboarding 大法里面的读者问题,其实更具针对性。所以我改良了极速读书法,重新做了一份纸框架。

(注意:这一份框架,切勿使用电脑书写内容,请全程用纸笔作答)

STEP 1: 定义读者状态

第一个步骤就是写下读者的状态。A 点是读者还没有读这本书的状态,B 点是你预计读者读完这本书的状态。

接著是,把读者从 A 点走到 B 点,会遇到的重大困难写下来。

我在重构这个方法时,想的模拟主题,是我想写一本让程序员升迁顺利,找到理想人生的书。(因为我自己已经做到过了)

STEP 2: 写下前言大纲

这时候,暂时先在前言里面写大纲,是因为刚写书时,对要写什么是没什么头绪的。

STEP 3: 把「遇到的困难」反过来,变成了第一版大纲

然后,我再看著第一步骤写下的困难,把困难的解法反过来整理成一条一条的「问题」

然后看著这一些问题。我脑袋竟然就有办法顺利的分类。将整本书的架构分成三个阶段。

这个方法的牛逼之处,其实是运用了大脑的特殊特性。

我们人类其实是善于「记下负面的想法的」,也就是人类很容易察觉到世上的「负面信息」,讨厌一个人,可以举出他的一大堆缺点,但是要挤出对方的优点,可能很难举出几个。如果要筹划一件事,可能可以下意识瞬间列出一大堆担心的事,但是要他写出具体企划工作,可能两行字都生不出来。

有趣的是,当我们把这些负面信息列出来,并且反过来后,竟然就是「大纲」!!!

也就是我们其实内心明白从 A => B 这条路其实是怎么样走过去的,但是大脑的信息不是那样储存的。

所以透过这个方式,我们可以下意识的瞬间打出大纲 XD

STEP 4: 正式订立题目与第一章

有了「明确的三阶段」以后,第一章就很好写了。

我们先填入:「大概会讲啥」。结果就可以找出「学这有啥用」,把「学这有啥用」,总结成一句话。比如这本书的书名,突然间就生出来了:「程序员财富自由之路」。

说也神奇。因为这是个模拟主题,所以我原先是想不到书名的。原本起书名也是写书期间,一件苦恼的事情,因为书名,其实是等于这本书的结论。

没想到在这里只用了三四个步骤,就把书名找出来了。

STEP 5: 决定每一个大段要写什么

皆下来。我们再把 STEP 3 的大纲,填入每一个阶段左边的表格里面。

然后看著这些第一版的大纲。突然间你就可以找出每一章要优先写什么主题了。

像第一阶段,程序员找工作,第一份是最重要的。主要的重点应该放在第一份工作,如何大量的吸收经验,去决定未来自己想要往哪个方向,并且找到资源。

第二个阶段,则是应该锻炼自己的协作能力,以及自己的精进技巧。

第三个阶段,程序员会迈入不再跟人拼体力青春。而是拼综合技能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管理能力以及商业 sense。

STEP 6: 进行写作

有了每一章大致上要写的主题之后,再打开章节 Template。

整理出,如果自己是读者,会想要问作者的几个主要题目。

如此一来写作,就变成了答题,甚至可以单独答题剪辑,写作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示范:打造你的超人大脑

各位读者现在看的这本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STEP 1: 定义读者状态

STEP 2: 写下前言大纲

STEP 3: 把「遇到的困难」反过来,变成了第一版大纲

在这里确立了,我们要把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输入,输出,持续进步

STEP 4: 正式订立题目与第一章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本书的名字「打造超人大脑」

STEP 5: 决定每一个大段要写什么

STEP 6: 进行写作

这是我的模拟问题

  • 为什么写书这么困难?
  • 自己能够分享的主题太多怎么办?
  • 老是重复在前三段怎么办?
  • 写太慢怎么办?
  • 没办法写一遍就写完怎么办?
  • 看完自己初稿觉得不精彩怎么办?
  • 写到一半没有动力怎么办?
  • 你有没有自己的写作框架?

用这个新版方法写作之后,竟然比我之前的旧版方法,快上许多倍。

我才花了四天。我就已经写了这本书的 50% 内容,字数也到了 55000字。

如果你一直想写一本书,不如抱著实验的心情,也用用看这个方法吧。

TODO

写肾上腺素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