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62 lines (29 loc) · 3.45 KB

教育的及格线.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62 lines (29 loc) · 3.45 KB

教育的及格线

Tags: Society, Clan, Feminism

为什么性教育在中国的普及如此困难?

中国人对教育的观念极大的受到了公立学校教育的影响。一谈到教育,脑海中呈现的就是在学校中设立一门课程,如果能在中小学设为必修科目、必考章节固然理想,至不济也要进大学开一一个专业,或者设一个硕士点、博士点。

这算最低要求了,再低就不叫教育了。

比如社会上办的种种培训班、认证培训,基本上没人认为那个叫做教育。

举个实际的例子——如果你说你没有上过学,只是跟着老爹做木匠活,或者跟着某位老师学小提琴、学相声,或者自学绘画、编程,大多数人会面露赞许的客气微笑,但在心里认为你“没有受过教育”。

“教育”,在中国的大众语境里,必须要与权威、普及挂上钩,要形成能“评职称”——这不只是指体制内升迁,还指在社会交往中获得额外高看——的“结果”,否则就不能算数。

很多所谓“教育没落”,“教育艰难”都是在这个语境下形成的结论。

比如,性教育老师找不到体制内工作,这就叫做“性教育遇阻”了。接受性教育不能获得更高的社会评价,这叫“白学了”。

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基于扭曲观念的误判。

教育的根本是改变人的行为,而不是改变人在“体制”中的评分。

改变了人的行为,形不形成任何文凭,都叫做教育发生了影响。如果这个影响还是顺应你的目的的,那么你肯定可以说它已经成功了。

并且这一成功需要的影响人数是多少呢?

不是一百万两百万,甚至几个亿。

而是只要有一个人肯薪火相传就及格了。

你说的话,有一个人会形成引用的习惯,会再去教别人——ta的子女、朋友也算——你就算教育了人,而且成功了。

教育的成功,其实不是靠认同它的人的人数的多寡来衡量的,而是靠愿意把它代代相传下去的人肯传承多久来衡量的。

它是用长度,而不是宽度来衡量的。

永世不灭的思想传承,在无限未来的时局变换之中,迟早会抓住一个世代,发育成壮观的局面。

这局面又会因为时过境迁而消散,但只要传承没有断,迟早又会迎来下一个春天。

作为一个教育者,真正要关心的是你所教的东西能不能扩大所学的人的生存优势和自由,它是否有足够好的总结和资料方便深以为然的人去帮助其他ta认为需要这种帮助的人。

做到这一点,你的教育就已经成功了,哪怕你只教了一个人

如果这样的人不止一个,你就极其成功了,足以在任何教育家面前昂首挺胸。

客观的来说,人类的教育根本就没有“普及性”这个诉求。

有普及性诉求的是统治(无贬义)

人类的教育在这几百万年里一向奉行的是因材施教,树立典型,然后再因着榜样的力量自然扩散引发效仿的路线。

让人受益,且让受益人乐于再往下传,让看见ta受益的人愿意学,让再传递系数不低于1,这才是一种教育真正需要去争取的成就。

按这个要求来看待性教育,它根本就谈不上“受阻”。因为并没有什么东西阻止性教育家去追求这个目标——除了ta们自己出于傲慢而生出的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