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55 lines (74 loc) · 10 KB

信源管理.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55 lines (74 loc) · 10 KB

信源管理

Tags: Clan

知乎是不是已经变了?

第一,知乎死没死,取决于你自己有没有管理好自己的关注列表,不取决于知乎自己的热榜。这就像一个国家死没死,不取决于它直接给你多少福利,而在于它给你多少努力的空间。

如果是没有努力的空间,那么就没什么好说的。有努力的空间,那就是一个自己努力的问题。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多少“直接发放的福利”。即使有,也只能来自对你的税收和基于税收的盈利——也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第二,有人认为自己关注的大V慢慢的都不说话了,表示“知乎已死”或者“知乎将死”,这是一种不太有效的判断依据。

难道这些大V自己不老不死吗?不进入新的人生阶段?不升职、不生娃?永远专注在“泡知乎”上?

大多数大V都并没有把在知乎薪火相传看作一种能高于自身生活和事业的使命,这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选择。所以注定了他们有缘在知乎说话的周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

如果你不持续挖掘,那么不管你的关注列表曾经如何翎顶辉煌,也一定会曲终人散去。你只是在抱怨这个社区大了,这种挖掘难度变得更高了罢了。

但是有价值的信源的密度变低了,意味着其绝对数量真的就变少了吗?一杯水,含盐量20%,和一池水含盐量1%,并不意味着盐变少了,它的主要问题是你要花更多的功夫去采集。

所以到最后,问题最终还是归结于“怎么能有效的提高采集效率”。

这更一步的是在问:我应该关注谁?

你关注得好,知乎对你就是好地方,你关注得不好,知乎就是个坏地方。其实这道理几乎适用于一切场合。比如只要你找的公司好,这就是一个好的就业市场——你并不需要这个市场处处好。

下面这说的是“关注推送”,其实不如说是识人交友之术,自己看好。

告诉你们几个鉴别关注者的诀窍:

1)查看该答主的表现。

首先看答主的回答本身的质量。

这个先看最高赞的前十名回答。因为知乎的推荐机制,所以头几个“爆答”很可能是意外踩中热点造成的特殊情况。但是你连看十个二十个,应该可以代表这位答主的一个主要的回答方向和代表性的回答水平。当然看得越多越可靠。

那么看要看什么呢?

第一,看新信息含量。

其实对方说的对错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会引入新的视角、新的论据、新的信息。有没有给出你可以再去搜索了解一下的关键词。

挖掘和核实那些信息本来就应该是你自己的责任。一个作者能给你可以顺藤摸瓜的新线索,就已经足够有价值了。

第二,看作者的知识面。

真正的确定性,其实不是来自自行计算的完美无缺,而是来自多个无关角度的殊途同归。这意味着一个作者跨的领域越多,ta在一件事情上的判断如果是来自这多领域的交叉验证,ta的判断越值得在意。而跨领域较多的作者自己肯定有这种跨领域验证的下意识习惯。

反过来,如果一个作者自己的专业领域过窄,ta往往形成低级的自洽,对自己专业里的几个名词过于执拗。ta们往往意识不到,如果你不能从别的领域和角度来验证检验,往往是你自己对自己的本专业理解的太浅。

狭隘不叫“专业”。

第三,看作者的更新频率。

这个按照正常的时间线看看作者的活跃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越活跃越好。因为你每天的阅读量是有限的,比如你只能读三十篇答案,那么如果你关注的高度活跃的作者太多,稍微不那么活跃的作者出现的概率就会很少,这会有碍你的信息面宽度。

这意味着你可以关注的高活跃用户量实际上是有限的。不建议关注十个以上的每天更新的用户。

然后看作者的回答的格调——这是指风格问题。

首先是阴阳怪气。

阴阳怪气是绝对排除项。谁也不能否认它的高度娱乐性,但是恰恰是因为这种娱乐性,反而你需要警惕。不断的靠阴阳怪气的“技艺”作为回答卖点的人,ta的观点不是是否缺少价值的问题,关键是不可靠——ta们很容易搞出“就为了这碟醋包的这顿饺子”的事情,夸大其词、扭曲事实的可能性很大。

而反过来,如果你发现你缺少快乐到了连这也要饥不择食的地步,那么你该做的不是再去寻找更多的廉价麻醉剂,而是一定要开始真正的解决方案、真正能改善你处境的东西,那些能让你工作效率提高、得到市场认可、得到社会地位的东西,来保持自己对这种低级娱乐的不渴望。

喜欢阴阳怪气的东西,是赤裸裸的想用别人的“代骂”来合理化自己的消极的向下适应行为,

你要是干久了,你会丧失从这天鹅绒内衬的棺材里爬出来的能力。

你的世界黑暗,恐怕是你自己钻墓穴的结果。

第二,是看这作者的做人成熟程度。

这种成熟程度,主要是指ta看到希望的能力。

成熟有两重境界,一重是看到问题,一重是看到希望和方案。你要高度关注这两者。

这道理很简单,看到问题,对稍微有点经验和阅历、智能稍微敏捷的人是很容易的。你老关注一些只能看到问题,却没有看到方案——甚至看到希望——的能力都没有的人的话语,你在享受“果然这位大神跟我一样对这不爽,说明我不爽得很有道理”的共鸣快感的同时,你会越来越深的沾染绝望

你所仰望的大神都没办法,你不是更没办法?

所以,只负责指出问题,不提供方法甚至希望的信息源,不能说一个都不要(毕竟有一些示警作用),但至少要和能提供方法和希望的信息源保持一个1:n的比例。

不然你不如早点预定抑郁症床位。早点预定有折扣,铂金会员还可以免预付和延迟到四点退房呢。

为什么说这是成熟的两重境界?因为后者比前者遇事更不容易慌张,做人更容易从容和不反应过度。

这给人的主观感受就是更成熟。

第三,看作者回答问题的动机。

不是说功利的动机——比如赚流量、赚带货、赚荣耀感——不可行,这个是人之常情。

但是你要注意只要是以此为动机,就不可避免有生命周期问题。因为这些东西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自然导致加大剂量最后over dose挂掉”的天然周期。

于是要经常检查更新关注状态——有的是因为本人消失了,有的则是进入了over dose期,提供的信息质量会提升甄别成本,导致不经济。

其实在知乎写回答的最好姿态,是构建遗产,是匿名捐赠,是出于尽义。即某种回报不在于用户、也不在于物质收益,而在于行为本身之中的东西。

不是做了再看是不是会产生回报,而是做出来了本身就是回报,这类人最易持久、也最不容易为了点赞和关注乱写。这不是绝对安全,但好歹概率小点。

2)看答主的相关人的表现。

首先,看看答主评论区长期活跃的人是什么样一一点开ta们的主页,看看ta们的动态。

反对这答主的人的动态点开看看,有什么共性?心理状态如何,健不健康?

赞同这答主的人的动态点开看看,有什么共性?心理状态如何,健不健康?

这个信号极其的重要。

因为这可以给你自己一个客观的警讯。

比如一位答主你超级反感,你一看评论区“恶评如潮”,你把恶评者自己的动态点开一看,大片大片的三无用户,再看看恶评者自己的动态,大量的主要关注是游戏动漫,点赞的都是阴阳怪气的答案,自己写的回答往往是尖刻讽刺没有内容,而且显然自己悲观、暴躁、抑郁。

你就要留神,因为你这时候和ta们的看法一致。你要仔细想想这意味着什么。

同样,看看支持ta、为ta辩护的这些用户的动态,一样看看答题数、答题质量,看看点赞的倾向。有时候你会看到另一群一样的三无暴躁用户。这说明这位答主还是负面性概率较大。只不过负面在不同的方向上而已。

只有你看到赞成的大部分用户都比较理性,相当比例的用户有干货、而且看起来有阅历、有经历,情绪稳定成熟乐观。这才是放心关注的绿灯。

你是来找支撑你的浮木的,不是来找拽你沉海的铅球的,不是吗?

其次,看看答主自己的关注列表、关注的收藏夹。

如果这答主关注的人往往有比较好的专业性,这一方面意味着这个答主靠谱的概率比较大,而另一方面显然意味着你正好顺藤摸瓜丰富自己的关注列表。

但我建议你对每一个摸到的瓜都要奉行同样的检查。

你的关注名单质量好,知乎的推荐自然而然会质量好起来。你也容易有收益,而且你还会容易有好心情。

尤其是,你眼里会看到一个正气、光明得多的环境,这里你发表意见会有好得多的概率得到友善回应,你也容易获得友善的关注。

你也容易交到有益的朋友。

做好这个“关注管理”、对你使用知乎——乃至于对你的人生——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足以造成天渊之别。

另外,我也要额外提醒你们一个特殊的资源,就是有质量的、管理良好的收藏夹可以多关注一些。

收藏夹往往比一个作者更加专注,内容更集中有序。

这个你可以从关注对象的主页里找到ta们关注的收藏夹。

这几条做好,外加不要乱点会把知乎推荐算法招来的关键词,及时屏蔽你不想要的关键词,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教影响知乎的推荐。抑制你收到的无效信息量。

以上策略都做好,你的知乎应该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