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本科生,任職於專案公司的前端,參加程式導師計畫時年資約一年半,工作內容主要是切版、跨瀏覽器及響應式設計,還有套件改寫、DOM操作。
之前就時常會看胡立的技術文章或是心路歷程分享文,偶然發現程式導師計畫那時第一期已經開始了,持續關注到第二期發現還加開了工程師班,完全符合我的需求阿,補強基礎技能,也多學一些工作上碰不到,但是一直很想學的技術。
在課程開始前,很怕課程中後段難度較高,又要兼顧工作跟不上,所以先偷跑看了第一期有開放的上課影片及練習作業。反倒是課程剛開始時比較沒這麼專注,之後漸漸投入且找到平衡,平均一周花 20-30 小時看課程影片及寫作業。
對我來講比較有幫助的部分是從留言板這個作業開始,有自己包辦一個小專案的感覺,中間用到蠻多技術,每周持續改良後也會發現到平常不知不覺就會犯的錯誤,整個作業完成後對自己的技術提升蠻有感的,會對自己比較有信心一點。
我認為這個計劃很棒的一部份就是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問問題,每周交作業的 PR 可以問,Slack 可以問,直播課程中也可以直接提問,甚至大家提出想法一起討論,跟一般的線上課程蠻不一樣的,畢竟有高手指點,跟自己研究比起來真的是差很多。
課程後期時,我的工作內容也有了一些變動,從前端設計師往前端工程師靠近,開始會接觸到框架,串接 api 及處理資料顯示等等,這些剛好課程都有,框架部分概念也是大同小異,所以轉換過程中沒有太多挫折,突然很慶幸自己那時候勇敢報名,機會來的時候才可以剛好抓住。
最後要感謝胡立及助教們,不管是技術面或是職涯經歷都很樂於分享,在這個計畫中真的學到很多東西。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原本開工程師班的時候其實有點猶豫,想說會不會太淺(因為課程都用同一套)讓他們學不到東西,但實際開始上課之後才發現是我多慮了,裡面的內容儘管對已經是工程師的人(工作經歷約兩年內)也還是挺有幫助的,我在想可能是因為課程涵蓋了前後端,無論你原本是做前端還是後端都能夠從裡面獲益。
留言板這個專案真的是不斷進化,而且一個專案就涵蓋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在裡面,每個人做出的留言板都不一樣,code 也長得不一樣。其實這個作業原本就是要走這種路線,所以從第五週一直到第八週,作業全部都是留言板,就要想讓學生親自體驗這個不斷改善、優化的過程。
也感謝你的回饋,可以藉由這個回饋讓這個計畫變得更好。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背景介紹
本科生,任職於專案公司的前端,參加程式導師計畫時年資約一年半,工作內容主要是切版、跨瀏覽器及響應式設計,還有套件改寫、DOM操作。
參加動機
之前就時常會看胡立的技術文章或是心路歷程分享文,偶然發現程式導師計畫那時第一期已經開始了,持續關注到第二期發現還加開了工程師班,完全符合我的需求阿,補強基礎技能,也多學一些工作上碰不到,但是一直很想學的技術。
課程感想
在課程開始前,很怕課程中後段難度較高,又要兼顧工作跟不上,所以先偷跑看了第一期有開放的上課影片及練習作業。反倒是課程剛開始時比較沒這麼專注,之後漸漸投入且找到平衡,平均一周花 20-30 小時看課程影片及寫作業。
對我來講比較有幫助的部分是從留言板這個作業開始,有自己包辦一個小專案的感覺,中間用到蠻多技術,每周持續改良後也會發現到平常不知不覺就會犯的錯誤,整個作業完成後對自己的技術提升蠻有感的,會對自己比較有信心一點。
我認為這個計劃很棒的一部份就是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問問題,每周交作業的 PR 可以問,Slack 可以問,直播課程中也可以直接提問,甚至大家提出想法一起討論,跟一般的線上課程蠻不一樣的,畢竟有高手指點,跟自己研究比起來真的是差很多。
課程後期時,我的工作內容也有了一些變動,從前端設計師往前端工程師靠近,開始會接觸到框架,串接 api 及處理資料顯示等等,這些剛好課程都有,框架部分概念也是大同小異,所以轉換過程中沒有太多挫折,突然很慶幸自己那時候勇敢報名,機會來的時候才可以剛好抓住。
最後要感謝胡立及助教們,不管是技術面或是職涯經歷都很樂於分享,在這個計畫中真的學到很多東西。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